5月27日上午,中关村论坛新型实体企业论坛在北京中关村论坛展示中心会议中心召开。伴随着实践深入,“新型实体企业”的内涵也在不断外延。《新型实体企业与数实融合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的发布,让新型实体企业的“新”与“实”有了新的注解。此外,《白皮书》内容指出,当前国内产业数实融合呈现出了“三二一”倒置的特点。专家指出,要用“链式”思维替代原先的“块式”思维赋能产业链与供应链,新型实体企业的发展不会是一蹴而就的。
新型实体企业的“新”与“实”
(相关资料图)
作为一个新兴起来的概念,新型实体企业的概念在近两年不断拓展。“新型实体企业既是这些年迅速成长起来的和数字经济高度结合,走在前列的企业,也是经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之后的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教授在论坛中表示,新型实体企业的关键点在于“新”与“实”。
“‘新’是翅膀,而‘实’则是基础。”京东云副总裁何方认为,新型实体企业的“新”,体现在企业对先进技术的持续研发投入和场景应用,“例如云计算、大模型等先进技术,这些技术的运用场景则一定是‘实’的”。何方表示,新型实体企业的“实”,表现在企业拥有的实体基因和属性,以及对实体产业有深度理解和实践。“用新的技术,去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用实体的基因反哺、促成新的技术落地,这也是‘实’。”何方说道。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到,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培养培育一些新的产业、新的业态、新的模式,要做强做优做大我国的数字经济,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引擎,这也正是数实融合概念的最佳注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院长何德旭指出,在新型实体企业的概念下理解数实融合,主要是推动数字技术产业化,“比如围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一些新的信息技术,来形成新的细分的产业,从而来推动实体经济扩容”。而另一方面,则是要推动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里面的应用,使一些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的转型,来提高生产效率。
用“链式”思维突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约3%,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27.69%,规模达到 4.35万亿美元,连续 13 年位居世界首位。“新型实体企业的发展,能够很好地解决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熊梦指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提升是制造强国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保持制造大国优势的迫切需要。
“但是在目前的制造业中,仍然是有一些‘卡脖子’的短板存在的。”熊梦表示,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等要素的发展薄弱,让演示、验证、计量、检测等关键环节出现了测量困难、没有整体性、不能强溯源等问题,不利于技术创新发展。
在企业实践中,这样的问题仍然存在。“在日常与行业企业的接触下,其实不难看出我国的数实融合发展程度并不均衡。”何方指出,国内产业数实融合呈现出了“三二一”倒置的特点,消费互联网快于产业互联网,数字产业化快于产业数字化,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数字化程度差距在拉大。
想要解决产业链、供应链的问题,也需要培养新型实体企业的“链式思维”。“过去我们在思考到实体行业的时候,常常会用分行业、分领域的‘块式’思维去做规划布局,但随着产业的内在逻辑发生改变,企业也需要强化自己的‘链式’思维,要建立链式联动机制。”熊梦认为,只有把行业从自身笼统的属性中抽离,深入到整个产业上中下游,联动各个环节,才能够解决堵点和痛点。
何方认为,多种云形态、多地部署、多种芯片适配、多种技术栈的需求下,多云多芯多活的下一代数字基础设施是行业发展的必然形态。而下一代数字基础设施,拥有融合开放、高效协同、极致性价比、安全可控四大特征。
数字经济仍有释放空间
在论坛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了《新型实体企业与数实融合白皮书》。根据《白皮书》中的内容,眼下,在产业链供应链中“崭露头角”的数字技术,依然未能全面融入到我国实体经济的全生命周期中,因此,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的价值,让数字经济仍然存在释放的空间。
《白皮书》数据显示,在2016-2021年的三次产业渗透率中,包括各种数字商贸、智慧餐饮、智慧物流等领域在内的第三产业数字经济渗透率要明显高于其他两个产业且增长速度较快,在2021年达到了40%以上,而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和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渗透率则分别为9%和22%。
“总体来看,数字经济在各个产业当中的融合程度都是在不断提升,但不同产业之间也会有一些差距。其中,第三产业的数实融合是比较深比较快的,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要相对慢一些。”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昊表示,当前,科技企业怎么和传统实体企业,包括一些农业生产主体对接依然存在市场痛点,“建设实体新型企业,不会是一蹴而就的”。
当前,产业数字化进入深水区,政府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也正在从局部数字化向全局数字化转变。这一转变对数字基础设施提出了新要求。“加快数字基础设施的优化和升级,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数字经济和数实融合发展的基础。”张昊认为,人才的培养也是在推进数实融合以及培育新型实体企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作为最终控制技术的主体,人才在不同产业进行相互对接,并构建一个共同的话语体系的过程当中,是发挥着关键作用的因素。”张昊说道。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32 华西造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35 联系邮箱: 920 891 2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