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思: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出自:东汉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选段: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资料图片)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6、释义: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7、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8、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9、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10、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11、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2、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13、文章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14、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15、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
16、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7、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18、文章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
19、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
20、政治上,身为丞相,诸葛亮带头廉政,树起一面旗帜,同时还把廉政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设来抓,对蜀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1、诸葛亮时期的廉政建设,首先表现在对蜀汉宫城规模和惠陵规模的严格控制上。
22、诸葛亮在蜀汉上层创造了一个廉政奉公的政治氛围,蜀国官员以诸葛亮为榜样,为官节俭,力戒奢华,造就了整整一个廉政时代。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32 华西造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35 联系邮箱: 920 891 263@qq.com